首页 历史百科

坚持十三年的四川南明抗清战争为何失败?原因有三个!

历史最美    2024-07-19 10:30:40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11月,清肃亲王豪格带领大军进入四川,到第二年元月,清廷在西充战役之中击杀了张献忠,大西政权顷刻之间就崩溃了。到这一年的三月份,清军虽然一直推进到遵义府境内,但是遭到南明军队的顽强阻击,加之缺粮,于是豪格留下少数由南明降兵降将所组成的绿营兵驻守攻克之地,自己带满汉八旗军主力由陕西返回北方。豪格入川拉开了四川抗清斗争的帷幕,到顺治十七年(1660年)四川残余明军基本上放下了武器,持续十三年的之久的四川抗清斗争宣告失败。

明军盔甲。

咱们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四川抗清斗争失败的三个原因。

清初的绿营兵。

第一个原因:以张献忠政权和摇黄十三家为主力的的反明战争对于四川的残酷破坏。我在之前讲过,所谓的“张献忠屠川”是没有发生过的,但这并不代表张献忠在四川就没有任何暴行。一言以蔽之,张献忠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流寇”,它的统治方式也是流寇式的,而这种势必要和四川当地人民发生激烈冲突,这也就导致了张献忠及其手下在蜀地的暴行。

明朝末年的骑兵。

咱们以欧阳直记载的记载为例“癸酉,流寇张献忠自陕西战败,遁入川。部院洪承畴、总兵左良玉等率师追之,径入楚。是时官兵尚盛,贼不敢驻足,自北而西而东下。惟顺路地方人民,被其杀掳,城邑无失守。巡抚王维章以疏防关隘,奉旨逮问。贼过后凡附近所经道旁数里内,皆瘟疫大行,互相传染,家亡村绝。甲戌,一斗粟、中斗星、过天星等踞巴山,摇黄贼、夺世王、争天王、争食王、行十万、马朝、薛仁贵等十三家攻破巴州、通江、东乡、太平、新宁、开县,屠其城”。

明军。

各地民变此起彼伏,而前来追击的明朝官军也是肆无忌惮地屠杀抢掠沿途的军民,这就导致川北、川东人民不得不立寨自保,各方势力你攻我打,互不相让“辛巳,各郡县同时民变,杀衙役不能制,广安白莲妖人何加起,称老佛,聚众数万,事败投摇黄贼。成都顺庆生员鼓噪打死衙役,摇黄贼袭破达州,渠县、营山县,出劫蓬州、西充、南充、南部、广安、岳池、邻水、大竹各地。方至定远、合州,复回杀掳甚惨。壬午,各处土贼蜂起,往来官兵亦肆劫掠,绅士人民俱扎山寨自固,每寨悬锣。无事,人皆空身下寨耕插,寨上望有贼兵将到,即鸣锣为号,人尽趋寨守之。自壬申至壬午,凡贼前行,兵即后至。贼去兵来,兵去贼来。循环旋转于川北、川东,迄无宁日。贼固酷于杀掳焚劫,而琐细不取,兵则但不多杀人,其劫掳吊拷悉同于贼。

清军绿营兵。

在张献忠于1644年攻破重庆、成都之后,进而攻取全川大多数城市之后,他的统治也相当残酷。明总兵杨展于1647年推进到四川广汉,杨展见当地骸骨遍地,于是命令手下将尸骨收葬,又在原张献忠所立石碑后书曰“崇祯十七年,逆贼张献忠乱蜀,将汉州人杀戮数十万。予奉命平寇复省,提兵过此,痛彼白骨,覆以黄壤,爰题曰万人坟。凡我士民,春秋霜露,伤父兄之惨难者,一以恸先灵,一以仇寇厉,拜扫依依。忠孝之思,竖髪难昧,宁不勃然而兴乎”可见广汉当地被杀戮之惨。明末史料《五马先生纪年》中记载张献忠部屠杀人民“复闻举号三阵毕,大叫各营传兵杀人。登时只闻刀响,大杀逾时,与昨日不同,久之尸满大坝,无人可杀,住刀。随拖死人下河,河内不知堆积几层。及视墙下,所存甚多,犹难计数。

盔甲。

可见明朝末年惨烈的战争与屠杀将四川破坏的那是千疮百孔,同时也推动了四川原明朝政府军的军阀化和人民的“坞堡化”,这些地方势力大多数也投入了后来的抗清斗争之中,也就是清廷所谓的“全川皆贼”,抗清势力虽多,但是由于长期处于极其惨烈的战争之中,生产得不到恢复,反抗清廷的人数虽然多,但是却难以真正凝结成一股力量。

明军。

第二个原因:四川各路南明军势力过于弱小,以前一篇文章写的“三谭”为例:谭文总兵陈贵荣部军民在骡子城被杀一万余人,谭文总兵马受投降之后,所部还有官兵家眷2628人,可见二部可战之兵最多不过5000人,如果再算上谭文在重庆损失的官兵,那谭文部明军官兵总数也不过万人,谭诣、谭宏二部能战之兵也不过五千人。也就是说“三谭”的总兵力在一万五千到两万人之间。

清军。

两万人左右的部队在明朝末年并不算少,但是“三谭”活动的范围是很广的,这也就导致这两万多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集结起来,其他的四川南明军阀诸如杨展,王祥也有这个问题,比如顺治六年九月初十,杨展的手下先后攻打了射洪县和遂宁县城,分别负责攻打两个县城的杨展部官兵人数加起来其实也就不到2000人。这种规模的小部队自然难以给四川清军以沉重打击,顺治四年年初,谭宏攻打保宁,清四川巡抚李国英麾下二镇有战斗力的人加在一起也就五六百人,加上保宁旧有的守军也不过2000人,但谭宏居然被李国英“奋勇剿败而去”,可见明军攻城之兵对城内是没有太大优势的。

明朝的步兵。

而活动于湖广四川等地的摇黄十三家部众在清顺治十三的四月遭到清军攻杀,清廷在这场战争之后仅招抚的官兵和百姓就有11350人,烧毁房屋上万间,而缴获的盔甲却只有5000副,由此可见此时的摇黄十三家能战之兵也就五六千上下。被吴三桂攻灭的赵荣贵部官兵人数是七千多人,而在茂州的朱化龙手下却只有一千人。

明军营兵。

少则一千人,多则两万人,所以说南明王朝在四川的单股势力在人数上都无法完全压制清军,更不要说把清军打败,并且将其赶出四川。

崇祯年间的明朝政府军形象。

第三个原因:满洲八旗军和以原明朝辽东边军为主的汉军八旗以及吴三桂等部的汉族亲王军对四川明军的巨大军事威胁:定远侯赵荣贵部原有7000人之众,阶州一战就被吴三桂杀了个精光;顺治二年,清肃亲王豪格带领满汉大军入川,顺治三年元月,在西充之战中大破张献忠,到二三月份就推进到遵义府一带,在遭到南明军队的阻击之后退出四川,虽然豪格并没能将四川全部平定,但是四川明军依旧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李国英在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日的题稿中催促清廷满汉援军入川“是欲进者臣之心,而不能进者臣之势,可以速进而不可以缓待者贼之形也。用是不得不冒昧恳请,伏乞皇上睿裁,或速敕平西王、定西将军及时入川,以收荡平之功;或分拨兵将前来,与在川满汉官兵协图恢则之效,并拨发饷银,接济急需。惟早一日,则地方早受一日清宁之惠,臣亦得少这一日旷糜之愆”可见满汉八旗军对于四川抗清势力的巨大威胁。

汉军八旗给明军带来了巨大威胁。

连年的战火,凋敝的社会经济,十室九空的惨状,内讧不断的将领,日益臃肿的军队,战斗力强悍的敌军,这些原因再加上最后的孙李内讧最终让持续十三年的之久的四川抗清斗争以悲剧落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