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简称为什么是“桂”?“八桂”到底是什么?
中国很多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来自古国、古州或生活的族群,如山东的鲁、河南的豫、广东的粤。而广西的桂,显得有些另类。
这个知识我们很早就从老师那里获取了:广西,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首府南宁。不过,到了现实中,依然有人产生误会:很多人将广西的首府认为是桂林,因为简称桂很容易跟桂林联系在一起。从宋代到民国,桂林的确长期充当广西的行政中心。另外,很多人认为这里的“桂”指的是秋季飘香的桂花。
此外,广西还有一个跟桂有关的代称——八桂。那么,桂林的桂和广西的简称到底有什么联系?这里的“桂”究竟是怎么来的?
八桂,广西众多的代称之一
广西别称,特别是广西的“广”,跟广东的“广”来源相同。
秦代开始,广西就开始有了郡县,距今已经2200多年。在今天的沿边省(自治区)中,是最早整体被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一个,早于甘肃、云南、辽宁、吉林。汉武帝时灭掉秦末以来割据近百年的南越国,恢复王朝对广西的管辖,在岭南地区设立交趾刺史部,行政中心在苍梧郡广信县(一说为今广西梧州,一说在今广东封开,两地相距不远,位于两广交界地带)。
南越国割据范围图
底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据近代著名学者蒙文通考证,广信,取“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从公元前111年到三国东吴时期,广信作为两广中心长达300年。唐代设岭南西道(大体为今广西)、岭南东道(大体为今广东),以广信为界一分为二,广西、广东分野从这里开始。宋在此基础上设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广西与广东即以此简称得名。
三国吴到晋时期的交州
底图: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此后,元代的广西行中书省、明代的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民国的广西省、今天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之名有序传承。除了行政区名,很多区域都有别称,如山东的齐鲁、山西的三晋、福建的八闽,广西也有类似的简称——八桂,这是由简称衍生出来的。同时,广西还有其他别称,而且不止一个。
宋代以来,广西形成了今天的版图名称和雏形,代称也多了起来,主要有岭西、八桂、粤西——没错,粤一开始并非广东的专属,而是岭南地区的代称,不仅包括今广西、广东,甚至一度包括今越南地区。粤地东部称粤东,大体为今广东地区;粤地西部,称粤西,大体为今广西地区。
李彦弼曾在宋王朝的桂州(治所在今桂林)任职,他的一篇文字《八桂堂记》以“八桂”代指广西,其中又说:“湘水之南,粵壤之西,是为桂林。”桂林是“广南西路”治所,“粵壤之西”,其实也是代指广西。南宋时期杭州人吴儆有文《除粤西通判谢宰执启》,也用粤西代指广西。后来的文人,普遍认可这种指代,如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便有《粤西游记》一文。
清代将发源于广西的太平军称为“粤匪”
八桂的产生也很早。唐代韩愈则有著名诗句:“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出自《送桂州严大夫》)意思是说,林木匆匆的八桂大地,在湘江流域以南。后两句,则描述了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成为千古名句。
桂在广西最早用作地名,是秦代设立的桂林郡——桂林,一开始是行政区域,后来才变成城市名。当然,最早的桂林郡治所并不在今桂林,而是在桂平。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桂林、桂平,还是八桂,其中的“桂”是同一事物。
广西之桂,是肉桂,不是桂花
秦始皇三十三年 ,即公元前214年,南下的军队征服百越,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其中今广西主要被桂林、象郡所覆盖,桂林郡的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市西南。对于桂林郡名称来源,《旧唐书·地理志》这样解释: “江源多桂,不生杂木。”
显然,这里的桂,说的是一种植物。
作为物种的桂,我们能联系到的有桂花、肉桂(桂皮)、桂叶——不过,这三种可不是一种树木,而是三个不同物种:桂花糕中的桂,为木犀,即说的桂花树,是木犀科-木犀属中的物种。桂皮的桂,是肉桂,为樟科-樟属的物种。桂冠、桂叶的桂,指的是自原产地中海的“月桂”,樟科-月桂属的物种。
木犀-桂花:木犀科,木犀属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J.Miller ,桂花树插图,18世纪
肉桂:樟科,樟属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Source:Flickr:EOL Images © 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月桂:樟科,月桂属 Laurus nobilis Linn
首先排除第三种,原产地中海的月桂,传入我国后近代才翻译为“桂”,所以古代的桂地名跟它无关。
关于植物桂的最早文献与地理环境记述,出自《山海经》中的“南山经”部分这样记述:"招摇之山多桂"。招摇之山,专家考证的最靠谱说法,指的是今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境内的猫儿山,红军长征的老山界,就位于这里。
猫儿山:《山海经》中产桂的招摇山的所在地
晋人稽含在《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唐代《唐木草》也有“牡桂乃尔雅所云木桂也,叶长尺许,大小枝皮俱名牡桂,出邕州。”宋代的《本草图经》说:“桂生桂阳。牡桂生南海山谷。箘桂生交趾,桂林山谷。”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一书中记载:“桂,南方奇木,上药也。桂林以地名,地实不产,而出于宾、宜州。”
以上提到的合浦、邕州、交趾、桂林、桂阳、宾州、宜州等地名,多在今广西及附近地区。显然,这些跟广西密切相关的“桂”,在文献里明确提到的是牡桂、菌桂(肉桂的别称品种)即号称“百药之长”的肉桂。
八桂,也正是从“肉桂”而来,而肉桂,也常常简称一个字“桂”。
《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贲隅西。”晋代郭璞注:“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贲隅 ,今广州市番禺区 。因(肉)桂树成林的景观,秦代设立桂林郡(注:秦代行政区,远大于今桂林市区域,因区域有大量桂树而得名)。
“桂林八树”后来演变成“八桂”,成为桂林以及广西地区的代称。如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林郡即是因桂树多而得名。从肉桂、桂花(木樨)的种植分布图可以看出:在广西区域,两种植物均有较广泛的分布。
肉桂(中国肉桂)在中国的分布地图
制图:大地理馆
木犀(桂花)在中国的分布地图
制图:大地理馆
由于“桂花"的名气远远大过肉桂,今天很多人将广西简称以及桂林的桂,理解为源自桂花。而广西境内,除了盛产肉桂,也的确有很多桂花树——它在植物学家那里,更多地被称为木犀。
一般来说,肉桂可以简称、泛称为桂;而桂花树,即木犀,不能简称桂——它的花之所以被叫做桂花,是从“肉桂”那里借用来的,后来的月桂也是如此。汉代《说文解字》如此描述桂的本意:
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
意思是说,桂是一种长在江(长江)以南地区的树木,被誉为“百药之长”。古人很早就发现,这种树木干燥的皮,带有浓郁的芳香,故将其作为香料,也被用于药物。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认为肉桂"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通俗地说就是能健身、养颜、美肤。中国第一部流传神仙人物传记的《列仙传》提到: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特别喜欢服用肉桂。
号称辞书之祖的《尔雅》说:梫,木桂。西晋人郭璞注释:“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具体内容我们不再解释。总之,这里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提到单字名词“桂”,指的就是药用的肉桂。
唐代之前,多数情况下提到“桂”,是肉桂,它的别称还有“牡桂”“菌桂”“玉桂”等。所以,我们可以明确地说:广西的简称“桂”,来自肉桂,而不是桂花。
“肉桂”和“桂花”,经常被混用
关于“桂”,不仅今人犯糊涂,古人也发生了误会。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月中有嫦娥、白兔与桂树的神话故事。目前存世文献最早是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所说的“月中有桂树”。
最晚在唐代,月中有了位陪伴嫦娥与玉兔的男人——被天界罚砍桂树的“吴刚”:“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
这里说“旧传”,可见故事早在唐代以前就有流传。大致意思是,山西人吴刚,在月亮中日日夜夜砍伐永远不倒的桂树。同时代的李商隐写过同题材的诗:
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
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
月中桂的传说早在西汉乃至之前就有。那么问题来了:吴刚砍的“桂”,是哪种植物?
与吴刚伐桂有关的传说,还有“玉兔捣药”。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中有“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的记载。白兔捣的什么药?仙药。前文已经说过,肉桂不仅做香料,更是被《神农本草经》等视为神奇的药物,可以"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捣药的药材,如果是吴刚砍下的树皮,比较合理。文献说桂树“树创随合”,伤口很快可以愈合,现实中的肉桂,伤口愈合能力的确很强:只要根系不被破坏,营养跟得上,过几年就可以重新长出厚厚的桂皮——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吴刚砍掉树皮后,几日后伤口就能愈合。
李世倬,桂花月兔图,故宫博物院藏
吴刚伐桂,砍伐的是“肉桂”,而后人说吴刚酿桂花酒,是把肉桂当成桂花树了。唐代之后的许多人,都把月宫中的桂,理解成桂花树,原因可能是:金秋季节,天空明月当头,地上桂花盛开,很容易让人把月中传说桂与现实中的桂花联系在一起。同时,唐代以来科举取士,往往在秋季发榜——明亮神秘的月宫、寓意吉祥的蟾蜍、十里飘香的桂花在一起,连缀成了“蟾宫折桂”,意思是高中金榜。
于是,桂花,再次越俎代庖,抢走了本该属于肉桂的位置。也就是说,月宫里出现的本应该是“肉桂”,但后来被误认为是桂花——木犀。
桂花为何取代了肉桂?
明代工笔彩绘《桂菊山禽图》中的桂,就是木犀,到了这时候,人们已经将桂花树简称为“桂”,谐音象征富贵。
桂菊山禽图明 吕纪作,绢本,设色,藏于故宫博物院
肉桂之桂,也可以谐音,那为什么人们更喜欢桂花呢?换句话说,这个不正宗的桂,为何夺走了本属于肉桂的名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桂花开出的花,比肉桂更惹人喜爱——肉桂也有香气,但来自桂皮,它开出的花,香气不如桂花那样浓烈。
金桂
银桂
丹桂
桂花,位居传统“十大名花”之列。
单看外表,桂花似乎并不起眼,其花朵是聚伞花序簇生——花瓣的尺寸和颜色,都缺乏视觉冲击,其卵形的苞片长只有2-4毫米;花梗细弱,只有长4-10毫米。不过,花簇成团的桂花,有它的杀手锏——浓烈的香气,据说,百米之内都能闻到桂花香,是因为其内有高含量的顺氏罗勒烯、紫罗烔等可以挥发香气的化学成分。
正因为香气绝顶,广西人民送给桂花的另一个别称——七里香。因野桂花长生于岩石间,所以别称“岩桂”——注意!还有一种名为“岩桂”的樟科植物,又称少花桂,中文名称诞生于近代,是对物种拉丁文的对译,跟桂花别称不是同一种。
而古诗词中提到的“岩桂”,一般指的是桂花。桂花至少早期唐代已经培养出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常见品种。桂花颜值和香气都胜过了肉桂,也就十分令人青睐了。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桂花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是盖过牡丹的。
制图-大地理馆 数据:潘富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我国以桂花为市花的城市分布图
制图:大地理馆
包括桂林在内的广西大地,本来是以盛产肉桂(桂、牡桂、菌桂)而闻名的地方,如今更多人也将桂的来源解释为桂花,桂林如今也以桂花为市花——实际上,在秦汉时期,“桂花”这个词还没诞生呢。
肉桂原产地分布图,我国西南是重要产区
至于后来传入我国的“月桂”,原产地中海,系近代以来翻译形成的词语,与月中桂树没有任何关系——应该是近代文人附会中国古代文化所致。这种桂的象征意义也很突出,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桂冠”就来自它。
头戴桂冠的阿波罗与达芙妮
看来,广西“八桂”的来源已经很清楚。桂,指的是植物——可以做香料和药物的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