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粤剧一代宗师红线女 ,原名邝健廉,是中国当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派艺术创始人。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被视为粤剧唱腔经典。2009年,红线女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年轻时候的红线女(邝健廉)
据了解,红线女(邝健廉)于1924年12月27日生于广州,祖籍“广东开平”。1939年,开始跟随舅母何芙莲学习粤剧,并且,在胜寿年班首次登台演出,艺名小燕红。15岁加入马师曾剧团,在两广地区崭露头角。1943年,她在肇庆演出,在内地第一次用“红线女”这个艺名。从此,她成为“师曾剧团的正印花旦。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香港学京剧三年,同时向声乐专家求教,并吸收电影的表现手法。1952年组织真善美剧团,三年后,从香港来回到广州,加入广东省粤剧团。
红线女
1957年7月29日至8月10日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演唱《昭君出塞》《荔枝颂》,获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1980年,主演新编剧目《昭君公主》,凭借该剧获粤剧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最佳编剧奖。1985年,获联合国交响乐协会授予的“太阳和平奖” 。2009年,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2013年12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88岁。
老年时期的红线女
毛主席为红线女题词
毛主席 ,曾为红线女回信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成为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1965年7月16日,周总理在接见红线女时,称赞誉她是“南国红豆”。
那么,为什么说 ,一代名伶红线女(邝健廉)的祖籍在广东河源呢?这应该从入粤邝氏第一人(邝俞平)说起……据了解,邝愈平原籍江南卢州府(今安徽境内),1147年中进士,为官59年,是一位政绩超卓的爱国名臣,也是南宋四朝元老(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累升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太子太保,为朝廷内外所敬重。后举家迁居广东河源,并在此终老。女儿邝淑丽,是高宗的皇妃。
江南方氏第七世祖,是方殷符之五子方廷英,字以平。方以平生三子,其长子方谆,字愈平。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方愈平因女儿方淑丽,被册封为皇妃,受封宣城侯,食采宣城(今安徽宣城)。因宣城古属旷林,成邑后改为“邝”。古代时有邝国,宋孝宗因此赐其姓邝,方愈平因此称为邝愈平。从方姓变为邝姓,是从邝愈平开始的,因此邝氏后人奉之为始祖。
邝愈平,是一位高瞻远瞩的谋国老臣、爱国志士。南宋时期,经常遭金、辽、元等外族入侵。朝廷大臣中,以宗泽、韩世宗、岳飞、邝愈平等一干文武忠臣,极力主战以抵御外敌侵犯。但以秦桧、韩侂胄等一派奸臣,力主议和投降。宋朝廷因奸臣秉政,内忧外患不断。忠言逆耳,君不纳,邝俞平故愤然告老辞朝,遂举家南迁。先在韶关南雄石羊巷居住半年,1217年再徙河源定居。1218年,享寿91岁的邝愈平,含闷而薨,并下葬于河源城南五公里处的梧桐山下。
河源梧桐山
据邝氏后人介绍,邝俞平共生三子二女,长子一元、次子一声、三子一俊。长女嫁进士、刑部谏议大夫陈凤台;次女邝淑丽,为高宗妃,年老后归葬河源桂山,与邝愈平墓遥遥相望。
近年,当地在梧桐山附近的乡村发现了开平水口镇泮村举人邝永清、邝仁所刻桅杆石。泮村是我省目前最大的邝氏集居地,全村有邝氏后裔近2万多人,均为河源籍邝愈平次子邝一声的后代。其次,江门开平水口(红线女家乡)和珠海斗门(邝美云家乡)也是邝氏后裔的主要集居地。其中,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邝健廉)和多年来一直热心内地慈善事业的香港影视歌坛明星邝美云,分别是邝愈平的第27传和29传人。
时至今日,海内外的邝氏后人,多大上百万。在香港、澳门,也有5000多的邝氏后人,美国有上千人。而河源作为邝氏之根,后裔建起了“宣城侯祠”、“愈平家塾”, 缅怀先祖,激励后人,授书传礼。邝一声,曾赋诗两首,其一“素抱忠贞任去留,青灯黄卷几春秋。明知逆耳心难恝,不伐元人恨不休”;其二“此生原为读书来,孝子忠臣漫自猜。寄语儿孙廉节守,免教卑琐是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