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简介

陆游简历, 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

亦在走走停停    2024-01-08 21:40:23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自幼好学不倦,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他始终坚持抗金恢复中原,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陆游诗名日盛,淳熙五年(1178年),受到宋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陆游“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政者,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陆游在家闲居六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淳熙十五年(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宋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此后,陆游长期隐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辞世。

陆游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一生仕途很不得意,壮志未酬,但却是一位多产的诗人,他在诗、词、散文创作诸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成就。诗的成就最为突出,一生创作了9300多首诗,编为《剑南诗稿》,词有130首,编为《剑南词》。他的诗词作品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夜游宫》·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州。

《夜游宫》和《诉衷情》,表达的都是壮志未酬,身已迟暮,而豪情依旧的爱国情怀。陆游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激起了以中华民族命运为己任的毛泽东的强烈共鸣。这是毛泽东独钟陆游爱国主义诗词篇章的根本原因。

毛泽东对陆游反映其情感生活的作品也很熟悉和喜爱。

陆游在婚姻上,曾有过一段不幸的爱情悲剧,其词《钗头凤》,抒发的正是这一悲情: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写的一首词《钗头凤·红酥手》。他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年轻时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表妹叫唐琬,也是一位有才华重感情的妇女。他们的爱情悲剧在《齐乐野语》里有记载。”

陆游与唐琬离异后,又相遇于沈园,那是他们曾经的情意缠绵之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这首词回赠没有多久,唐琬就因疾愁而死去。当初是陆游的母亲与唐琬不和。陆游这一对夫妻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同时也爱用梅花以自况。《卜算子·咏梅》这首千古名作,可以说是他的“夫子自道”: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961年冬,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在初次发表他的《卜算子·咏梅》时,对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曾有这样的评论:“陆游北伐主张失败,投降派打击他,他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作此词。”

陆游词的上阕是说,梅花开在荒野,无人观赏,时值黄昏,又受到风吹雨打。梅花的凄凉处境与无可奈何,正是词人自己的写照。陆游虽然消沉,但他并不改爱国之志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实际上是一首政治写意词,形象地反映了毛泽东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看法及其所持的态度,既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又表现了国际主义精神,并且将二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完美结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