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简介

明朝刘基的生平简介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纪录平凡人生    2024-08-02 11:00:55

年少成名天资聪慧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民谣中这位能跟蜀汉丞相诸葛亮相提并论的奇人就是刘伯温,他以神机妙算闻名于世。刘伯温,本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

公元1311年,刘基出生在浙江青田一个官僚世家,从小聪慧过人,勤奋好学,据说阅读速度很快,一目七行,过目不忘,乡里人称他为神童。14岁时,刘基进入当地学校学习《春秋》,这部儒家经典晦涩难懂,但刘基读了两遍,就能流利背诵,而且能阐发对《春秋》的感悟。后来刘基博览群书,尤其热衷钻研兵法、天文、地理等,才华出众,学识渊博,大家都称他有诸葛亮的才能。

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公元1333年,风华正茂的刘基到元朝大都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但是刘基在家赋闲3年后,才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的一个小公务员,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不过他不嫌官小,兢兢业业,勤于职守,而且严格执法,惩治恶霸,很快就把高安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刘基因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得罪了当地的土豪劣绅,被迫他辞官回乡。

刘基在家闲居了几年,元朝政府任命他担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江浙行省考试官。他为官清廉,弹劾检举犯法的监察御史,却没有得到朝廷官员的支持,他们还千方百计地责难他。于是他愤而辞职,回乡蛰居。

在家乡的日子里,刘基过着半隐居的生活,靠在私塾教书为生,经常跟好友相互往来,吟诗作赋,逍遥自在。公元1352年,元朝再次起用他,任命他为江浙行省元帅府都事,负责协助当地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军,特别是方国珍叛乱。

刘基的策略与元朝左丞相铁力铁木尔发生了矛盾。铁力铁木尔主张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国珍是元凶首恶,必须严惩,以儆效尤。方国珍贿赂了元朝官员,最终被元朝招安,并被任命了官职,他还反咬一口,向皇帝弹劾刘基。刘基一怒之下,第三次辞官回家。经过官场上的三起三落,刘基对腐败的元朝彻底失望了。

深谋远虑辅佐帝业

公元1358年,朱元璋攻占婺州(今浙江金华),迫切需要有才能的人辅佐。于是刘基投入朱元璋的帐下,刘基的才能也得到充分的施展。最初朱元璋的力量还很弱小,为了防止树敌太多,他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使用韩林儿的“龙凤”年号,在官邸供奉着韩林儿的牌位。

每当逢年过节,他都要带领群臣向牌位行礼。有一次,朱元璋率人参拜韩林儿的牌位,刘基站在一旁一动不动。朱元璋问他为什么不参拜,刘基说:“韩林儿就是个小孩子,为什么要参拜他呢?您胸有大志,怎么能屈居人下?”朱元璋早有此意,忙问刘基该怎么办?

刘基分析说:“现在您的敌人主要是陈友谅和张士诚。张士诚占据了富庶之地,但他胸无大志,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陈友谅占据了长江中游,地势险要,野心勃勃,而且拥有大量的战舰,是我们的主要威胁。我们可以先集中兵力消灭陈友谅,夺取长江天险,然后轻松击败张士诚。等到我们统一南方,就可以北伐元朝,平定中原,大事可成了。”

朱元璋听完,非常欣赏刘基的深谋远虑。从那以后,朱元璋的规划基本是按照刘基的建议逐步实施的。后来朱元璋还没派兵讨伐陈友谅,陈友谅却自己先送上门了。陈友谅挥师沿江东下,进攻应天,企图吞并朱元璋。朱元璋的部下们议论纷纷,人心惶惶。朱元璋采纳了刘基的建议,以逸待劳,带领将士击败了陈友谅,趁势夺取了长江中游地区,势力快速扩展。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他提拔封赏有功之臣,当年跟随他起兵的人都被重用。这些人主要出自淮西地区,彼此之间还有姻亲或亲属关系,形成了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帮。淮西帮权倾朝野,势力很大,没有人敢去招惹他们。有一次,朱元璋巡视汴梁,命令刘基和李善长留守京城。

刘基为了整肃纲纪,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法官吏,依法惩办。中书省都事李彬徇私舞弊,纵容下属,被刘基治罪。李善长和李彬关系密切,多次请求刘基对李彬从轻发落。刘基拒不同意,但他也知道淮西帮权势显赫,不能轻易惹怒。

于是他派人到汴梁请示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同意后,把李彬依法惩处。经过这件事后,李善长对刘基非常怨恨,总想找机会陷害刘基,还经常在朱元璋面前说刘基的坏话。因为李善长从中破坏,所以尽管刘基功劳很大,最终也只被封为诚意伯,俸禄是每年240石。

有一次,朱元璋因事要责罚李善长,刘基劝他说:“虽然李善长犯过错误,但他功劳很大,在朝中很有威望,能协调大臣之间的关系,请从轻发落。”朱元璋一脸迷惑,问他:“李善长三番两次要加害你,你还要替他说话?我想把他撤掉,让你担任丞相,你意下如何?”刘基听完马上跪倒在地,连忙说:“这怎么能行呢?丞相就是房屋的大梁,必须用结实的大木料。如果用小木头,房子就会倒塌,我不能胜任。”

后来,李善长辞去丞相职务,朱元璋向刘基咨询,杨宪能否做丞相。刘基和杨宪关系密切,但刘基坚决反对,他说:“杨宪有做丞相的才能,但不具备做丞相的度量。丞相需要不偏不倚,杨宪做不到。”朱元璋又问汪广洋能否胜任,刘基说:“汪广洋心胸狭隘,还不如杨宪呢。”

朱元璋又问胡惟庸如何,刘基说:“胡惟庸只是一头劣马,让他驾车,他只会把马车弄翻。”朱元璋见刘基否决了自己提出的人选,就说:“看来只有你才适合做丞相了”。刘基谢绝朱元璋,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又不擅长处理烦琐的公务,无法担任丞相职务。天下人才济济,只要皇上用心物色,总是可以找到合适人选的。只是您刚才提到的这几位,都不适合做丞相。”

功成身退名留青史

刘基看到朝廷中淮西帮权力很大,自己的妻子又不幸病逝,就借此机会辞官回家。朱元璋答应了他的请求。他走后,淮西帮扳掉了一个政敌,更加肆无忌惮,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朱元璋又把刘基召了回来,追封他的父亲和祖父,希望以此笼络他。但刘基深知朝廷派系林立,淮西帮一家独大,待在朝廷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就婉言谢绝。

后来,朱元璋任命胡惟庸担任丞相。由于刘基曾经否决了朱元璋提名胡惟庸担任丞相的想法,因此胡惟庸对刘基特别痛恨。刘基回乡后,听说浙江和福建交界处有个地方叫淡洋,有很多盗卖私盐的盐贩子都隐藏在那儿。他让儿子刘琏向朱元璋举报,希望朱元璋派兵铲除这个毒瘤。

胡惟庸得知后,指使手下弹劾刘基,诬告说刘基看到淡洋这个地方有王者之气,要在那里修建坟墓。朱元璋虽然半信半疑,但对于王者之气的说法心存忌惮,再加上胡惟庸在旁边煽风点火,朱元璋一怒之下,就取消了刘基的俸禄。刘基听说后,非常担心,立即赶到京城,向朱元璋辩解。朱元璋最后虽然打消了对刘基的猜疑,但还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监视。

公元1375年,刘基病重,由儿子刘琏陪同,在朱元璋派来的人员的“护送”下,从京师返回家乡,不久病逝。他死后,朱元璋竟然不闻不问,毫不顾及君臣之情。刘基虽然在朱元璋的时代遭到排挤,不受重用,但他在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还是得到了后代皇帝的认可。公元1513年,明武宗追赠他为太师,谥号文成。

公元1531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将他配享太庙,这在古代官员中是最高的褒奖。这大概可以让九泉之下的刘基瞑目了。

结语

刘基既擅长谋略,给朱元璋提出了很多建议,又能够把握形势,功成身退,保全了性命。可以说,刘基是古代谋士的典型代表,被后世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