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公元1457年(明朝景泰八年)正月十六日,明代宗朱祁钰病重,由于太子之位空悬,石亨、徐有贞等人为了取得“拥立之功”,打算趁夜打开南宫的大门,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
为了让这场政变变得“合法”,徐有贞找到宦官曹吉祥,让曹吉祥悄悄禀报孙太后。孙太后听闻后,赶紧写下懿旨,同意石亨等人拥立朱祁镇。
《明史·卷一百三十》云:
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英宗复辞,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
换句话说,孙太后是支持这场“政变”的。但孙太后不知道,这场“夺门之变”,对明朝的发展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管有没有这场政变,明朝的皇位大概率还是会回到她的亲儿子朱祁镇一脉。只是,她支持的“夺门之变”发生后,大英雄于谦被杀,接下来一群投机者当道。明英宗治理天下的水平,远不如明代宗时期。
在历史上,孙太后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后宫人物,她当了8年皇后,27年太后。她年轻时靠美色上位,又有“借腹生子”的传言。她经历明朝的衰退,又在多场政治事件中充当不同的角色。
本文,博史君将结合史料,为大家介绍明朝孝恭章皇后孙氏。希望通过她的人生,纵向了解明朝中前期的六朝风云。
一、朱棣选孙媳,孙氏为侧妃
孝恭章皇后孙氏,闺名不知,在前段时间的《大明风华》中,她被化名为孙若微。为了严谨起见,笔者在本文仍称其为孙氏。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
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父忠,永城县主簿也。诚孝皇后母彭城伯夫人,故永城人,时时入禁中,言忠有贤女,遂得入宫。
孙氏本是山东邹平人。永乐年间,孙氏的父亲孙忠任河南永城县主薄,孙氏自幼跟随其父在河南长大。巧合的是,太子朱高炽之妻张氏(诚孝张皇后)是河南永城人。孙忠为了搭上和太子的关系,便巴结太子妃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彭城伯夫人常常带孙氏入宫,因此,孙氏和皇太孙朱瞻基便认识了。
注意,以上史料中说孙氏“幼有美色”,朱瞻基当时正是青春懵懂的时候,二人便生了情愫。
永乐十五年,朱棣下旨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由于朱棣之妻徐皇后早已去世,所以朱棣便让儿媳妇张氏来操持此事。张氏通过大半年的遴选,最终确定了两个候选人,分别是光禄寺卿胡荣之女胡氏(胡善祥),另一位就是永城主簿孙忠之女孙氏。
孙氏将候选名单汇报给朱棣后,朱棣询问司天监的意见,司天监汇报说“后星直鲁也”。也就是说,大明朝未来的皇后应该是山东人。其实,孙氏和胡氏祖籍都是山东,但因为孙氏自幼跟随父亲在河南长大,所以,朱棣最终决定,立胡氏为皇太孙妃,而孙氏则低了一级,成为皇太孙嫔。
根据《胜朝彤史拾遗记》记载:
以司天奏故,竟册立胡氏,而以孙氏为之嫔。彭城夫人每为张皇后唧唧,而张皇后贤,不言也。
意思是说,孙氏本以为她会被选为正妃,结果却未能如愿。彭城伯夫人也为孙氏不平,到女儿张氏那里唠叨,希望张氏能够抬举孙氏,可张氏却没有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朱瞻基来说,他的妻子胡氏和侧室孙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女子。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皇太孙妃胡氏“举止庄重,无媚顺之态”,上文提到孙氏“幼有美色”。言下之意,胡氏长得端庄,但孙氏则更漂亮,甚至有“媚态”。
而在日常生活中,胡氏“每乘间规讽”,经常劝谏朱瞻基,让朱瞻基觉得很不自在。而孙氏则处处邀宠,让朱瞻基很有成就感。如此一来,朱瞻基的心就慢慢向孙氏偏离。不过,当时朱瞻基毕竟还只是皇太孙,上有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和母亲张氏压制,他不敢做出“宠妾灭妻”之事。但是,一旦朱瞻基掌握最高权力,并且有了正当借口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孙氏接下来能被扶正,便是因为如此。
二、宣宗得长子,贵妃被扶正
朱瞻基成婚时已经19岁,在当时属于“大龄青年”,再加上他身为皇太孙,最注重的必定是子嗣。
遗憾的是,皇太孙妃胡氏连生两胎,都是女儿。永乐二十二年,皇太孙嫔孙氏也诞下一女。如此一来,身为大明朝的隔代继承人,朱瞻基已经26岁,但他膝下无子,这让他非常苦恼。
当年底,明太宗朱棣在第五次北征蒙古的途中驾崩,皇太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朱瞻基被册封为太子,而胡氏则成为了太子妃。当时,后宫中大小事务都由皇后张氏主持,太子妃胡氏则协助张皇后忙前忙后,孙氏则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朱瞻基。
洪熙元年,明仁宗朱高炽猝然驾崩,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册封生母张氏为太后,册封妻子胡氏为皇后。而孙氏则被册封为贵妃。根据《明史·后妃传》记载:
宣宗即位,封贵妃。故事,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妃有宠,宣德元年五月,帝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
意思是说,按照之前的规定,只有皇后被册封时才有宝册和金印,贵妃只有宝册,而无金印。但是,明宣宗朱瞻基因为宠爱贵妃孙氏,所以他也给孙氏金印。明朝后期贵妃有金印,就是从孙氏开始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孙贵妃虽然没有居中宫正位,但她在朱瞻基心目中的分量很高。
宣德二年初,孙贵妃被诊出喜脉,朱瞻基非常激动。他下朝后经常陪伴孙贵妃。为了确保孙贵妃能顺利诞下麟儿,他还下旨取消了孙贵妃每日给太后、皇后的日常问安,让孙贵妃全心全意地养胎。
当年十一月,孙贵妃顺利生下一子,朱瞻基龙颜大悦,亲自给长子取名为——朱祁镇。不仅如此,朱瞻基还祭告宗庙,告诉祖先们,他朱瞻基有儿子了。孙贵妃自然也非常自豪,毕竟她实现了明宣宗多年的夙愿。
不过,关于朱祁镇的出身,史学上是有争议的,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朱祁镇的确是孙贵妃所生。不过根据《明史·后妃传》的记载: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意思是,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孙贵妃生的,而是孙贵妃将宫女的孩子占为己有。
虽然这个说法出自《明史》,但笔者认为可信度不高。毕竟,当时朱瞻基求子心切,孙贵妃从怀孕到临盆,他都非常关注。而且,张太后也是精明之人,她操持后宫多年,孙氏若想瞒过张氏,几乎没有可能。所以,《明史》的这段记载,可能是谬载,或者是清朝编纂明史的时候故意采集野史所为。
且说明宣宗朱瞻基喜得长子,孙贵妃眷宠益重。接下来,朱瞻基要预谋另一件事,那就是将孙氏扶正。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记载:
先是,上尝召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谕之曰:“朕年三十未有子,今幸贵妃生子,母从子贵,古亦有之。但中宫宜何如处置?”
宣德三年正月,在朱祁镇出生不到两个月后,明宣宗朱瞻基就召集五位阁臣。朱瞻基的意思是说:“朕三十多岁了才有这么个儿子,母从子贵,朕想立孙贵妃为皇后。但如果这样做,那胡皇后该怎么安置呢?”
内阁大臣们听闻皇帝要废后,都非常吃惊。杨士奇坚决反对,杨士奇反对废后的理由有三点:其一,胡皇后并无过错;其二,明朝还没有废后的先例;其三,虽说母以子贵,胡皇后也是皇长子的嫡母,嫡庶纲常不能乱。
杨士奇义正词严,夏原吉也同意杨士奇的说法。朱瞻基的脸色明显不好了,只得让他们先退下。《明史纪事本末》云:
既退,荣、义语原吉、士奇曰:“上有志久矣,非臣下所能止。”
意思是,待众臣退下,杨荣、蹇义私下对杨士奇和夏原吉说:皇上早就想立孙贵妃为皇后了,我们说再多的理由,都是徒劳。与其反对,还不如想想怎么帮皇上把这件事处理好。
于是,杨士奇不再反对。后来杨荣给朱瞻基出主意,让胡皇后自己称病退位,朱瞻基再以“母以子贵”为由,立孙氏为皇后。朱瞻基采纳了杨荣的办法,《明史·胡皇后传》云:
时孙贵妃有宠,后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
宣德三年二月,胡皇后以身体不好为由,上表退位,被赐号为静慈仙师,孙贵妃上位,成为孙皇后。博史君此前曾写过一篇关于胡皇后的长文(胡善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朱棣钦定的孙媳妇,成明朝首位废后),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下。
三、帝王宠中宫,儿媳熬成婆
其实,对于朱瞻基废掉结发妻子胡氏,张太后是不同意的。耐不住朱瞻基的强硬。所以,当孙氏成为皇后之后,她和婆婆张太后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史载:
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
这段话出自《明史·胡皇后传》,意思是。胡皇后被废后,张太后很怜悯她,常常召她来清宁宫说话。如果内廷有宴会,张太后仍然让胡皇后坐在孙皇后的上首,孙皇后因此不太满意。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张太后让废后居孙氏之上,目的就是要打压孙皇后的气焰。
只是,自古以来的婆媳斗争,只要丈夫站在媳妇这边,媳妇总能熬“死”婆婆。张太后再不喜欢孙氏,奈何明宣宗朱瞻基喜欢,所以,孙氏仍旧风光无限。
宣德三年二月底,朱瞻基宣布立当时唯一的儿子朱祁镇为太子。由于朱祁镇的生母孙氏已经被立为皇后,所以朱祁镇这个时候由“庶子”变成“嫡子”,成为太子可谓名正言顺。
可是,朱祁镇当时仅有4个月大,朱瞻基完全可以等朱祁镇年龄稍大后再册立他为东宫储君。可是,由于宠爱孙皇后,朱瞻基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大明朝,仅4个月就被立为太子的人,只有朱祁镇一个。朱祁镇也就成了明朝最年轻的皇太子,且这个纪录后期没有被人超越。
孙氏一共当了8年皇后,她在宣德朝除了被婆婆张氏压一头外,并无不顺心之事,她的父亲被封为会昌伯,她的两个兄长皆受到朝廷的恩封,她的族人也因此风光无限。在此之后,朱瞻基只和别的嫔妃生下一个儿子(朱祁钰),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孙氏的得宠程度。朱瞻基自己都曾说:
(孙氏)十有余年,德义之茂,冠于后宫。
只是,牡丹虽然雍容,但总有凋零的时候。孙氏这种荣光持续8年之后便结束了,因为明宣宗朱瞻基年纪轻轻便驾崩了。
宣德十年正月,朱瞻基病重,临终前召来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当着张太后的面,把年仅9岁的朱祁镇托付给了他们,而后晏驾。随后,明英宗朱祁镇登基,改次年为正统元年,册封生母孙氏为皇太后。
从皇后变成皇太后,媳妇终于要熬成婆了。可是,他这个“婆”上面还有另一个“婆”,因为太皇太后张氏仍在。所以,在正统初年,明朝政务由“三杨”主持,内宫仍由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孙氏依然被压制。
到了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在亲眼看到朱祁镇迎娶钱皇后之后,她心愿已了,不久就溘然长逝。这下,没有了张氏的存在,孙太后终于可以在后宫“扬眉吐气”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胡善祥之死。
胡善祥就是明宣宗的废后胡氏,此前由于一直有太皇太后的关照,胡氏虽然退居为“静慈仙师”,但一切待遇仍和孙氏相同。
现在张氏死了,后宫中由孙氏说了算,胡氏自然不会有好日子过。《明史》云:
太皇太后崩,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
胡氏在后宫中一直活得好好的,但她却在太皇太后张氏去世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作为孙氏曾经的“对手”,胡氏之死,很难说和孙氏没有关系。
有权势的人,既要打击对手,也要给自己人谋福利。比如,孙氏有两位兄长,大哥叫孙继宗,二哥叫孙显宗。大哥孙继宗本来继承父亲的会昌伯爵位,孙氏则建议儿子给二舅舅孙显宗也封个爵位。朱祁镇照做之后,孙氏又觉得大哥的伯爵太低了,建议朱祁镇给大舅舅封侯爵。
朱祁镇以没有先例为由,没同意母亲的建议,但孙氏一直要求,终于在朱祁镇复辟之后,封大舅孙继宗为会昌侯,这是后话。
我们来对比一下朱祁镇的妻子钱皇后,《明史·钱皇后传》中说:
帝悯后族单微,欲侯之,后辄逊谢。
意思是说,明英宗怜悯钱皇后娘家地位不高,想给钱皇后的两个兄弟封爵,钱皇后认为外戚不能太显赫,坚决不同意。
一个是为娘家兄弟要爵位,一个是替娘家兄弟拒绝封赏。孙氏和钱氏这婆媳二人相比,高下立现。
四、大位两更迭,太后稳如是
公平地说,正统初年明英宗朱祁镇虽然年幼,但在“三杨”和太皇太后的主持下,大明朝仍旧延续了仁宣时代的河清海晏。可是,自从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陆续离世之后,朱祁镇终于摆脱了那帮“老家伙”,他开始寻求一展拳脚的好机会。
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决定御驾亲征。当年八月十五日,朱祁镇带领的明朝20万大军失陷在土木堡,明朝勋贵集团陨落,朱祁镇本人也被蒙古瓦剌人所掳。消息传到北京后,满朝震惊。
由于当时朱祁镇出征前指派庶弟朱祁钰负责监国,并未立太子。孙太后的第一想法就是赶紧确定太子人选。《明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三》记载:
辛未,太后诏立皇长子见深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郕王辅之。
孙太后立年仅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让朱祁钰负责辅佐朱见深。
其实,孙太后此举的用意非常明显。皇帝被俘,生死未卜。若此时不立太子,那郕王朱祁钰就会以“监国”的身份摄政。若是朱祁镇有什么意外,大明朝的皇位岂不是要被朱祁钰抢走?
可是,接下来,朱祁镇不仅没有死,他还被当作瓦剌人要挟明朝的筹码。《明史纪事本末》云:
是日,皇太后遣使赍重宝文绮,载以八骑,皇后钱氏尽括宫中物佐之,诣也先营请还车驾。
听闻瓦剌人要钱,孙太后为了救儿子,她和钱皇后几乎把宫中值钱的财物都拿去,派八匹快马运到瓦剌,希望能换朱祁镇回来。
瓦剌人尝到了甜头,继续以朱祁镇为筹码,不仅要钱,还想靠朱祁镇敲开大同的城门。当瓦剌大军突破宣府,直奔京城的时候,将士们人心惶惶,徐有贞等人甚至建议迁都南京,以避战祸。这时,兵部侍郎于谦等人认为,若想摆脱这种窘境,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要让朱祁镇失去被要挟的可能,第二是要一个成年的君主来带领大家抗敌。
所以,于谦向孙太后建议,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样一来,大明朝有了新的主心骨,太上皇不再是皇帝,也没有了利用价值。于谦是八月二十三日上奏给太后的,而太后直到八月二十九日才同意于谦的奏请。也就是说,她犹豫了6天。
若不是有亡国亡家的危险,孙太后或许不会把儿子的皇位拱手让人。尽管如此,孙太后还是留了一手,那就是:朱祁钰可以登基,但是,太子朱见深的地位不能变。
换句话说,朱祁钰只能是个“临时工”,待朱祁钰呕心沥血保家卫国、帮朱祁镇收拾完烂摊子之后,皇位还得还给朱祁镇一脉。
所以,不得不佩服,孙太后若去做账房先生,必定能打一手好算盘。
接下来,朱祁钰和于谦等人打赢了“京师保卫战”,瓦剌退兵。次年,朱祁钰派人迎接朱祁镇回朝,此后,朱祁钰为了稳固皇权,将朱祁镇关到南宫之中。
这个时候,朱祁钰羽翼已丰,孙太后已经不能干涉了。三年之后,朱祁钰决定废黜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时,孙太后没有出面干涉。可见,朱祁钰在打败瓦剌人之后,声望很高,孙太后除了拥有“嫡母”的头衔外,并没有太多制衡朱祁钰的办法。
景泰三年,朱祁钰的独子朱见济被立为太子,景泰四年,当了一年半储君的朱见济去世。正史上没有记载朱见济的死因,但在野史上有两种主流的说法,第一种是说朱见济是被忠于明英宗的大臣害死的;第二种说法是说朱见济是被孙太后派宦官毒死的。这种说法虽不可信,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孙太后和朱祁钰的母子关系,当时已经不可调和。
到了景泰八年,明代宗朱祁钰病重,膝下尤空,太子之位未定,群臣担忧。当时,襄王朱瞻墡和前太子朱见深都成了皇储的人选。但石亨、徐有贞等人怕被别人抢了“拥立之功”,于是密谋发动“夺门之变”。在夺门之前,他们派宦官曹吉祥秘密联系孙太后,孙太后听闻要让自己的儿子复辟,哪有不支持的道理。所以,大明朝的皇位更迭就这样发生了,由于有孙太后的懿旨,这场政变变得“合法”了。
五、铁打的太后,流水的皇帝。
铁打的太后,流水的皇帝。此前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登基,孙氏是太后。现在朱祁镇复辟,朱祁钰下野,孙氏仍是太后。在夺门之变之后,孙太后把自己的长兄孙继宗也列在功臣名单之中,趁机给大哥赚了个侯爵(会昌侯)。总之一句话,“夺门之变”孙太后是得利者,不仅她的亲儿子坐上了皇位,她娘家兄弟也提升了爵位,她在后宫之中,也再一次得到荣宠。
只是,正如我在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其实这样政变对明朝没有半点帮助,除了“弄”死了英雄于谦。虽然在史书上,于谦死后,孙太后也颇为惋惜。但是,封建时代政变的血腥,和事后的惋惜并不能同时放在天平的两端。因为有些英雄死了,只能万世凭吊,而不能复活他的风姿。
孙太后在朱祁镇二次登基后,在后宫中度过了六年的尊崇时光。天顺六年九月,孙太后病逝。朱祁镇为母亲谥号“孝恭”,并将她与明宣宗朱瞻基合葬。
这里需要插入另一则故事,天顺元年,朱祁镇登基后,他的妻子钱氏再次被立为皇后。钱皇后心地善良,她曾建议朱祁镇恢复胡善祥(明宣宗废后)的(先帝)皇后身份。朱祁镇在历经7年幽禁生涯之后,也有悲天悯人之心。但是,由于他的母亲孙太后仍在世,而胡善祥是孙太湖的对手,朱祁镇顾忌母亲,所以没有答应钱皇后的要求。
可是,在天顺六年年底,也就是孙太后去世不足三个月,朱祁镇又同意钱皇后此前的请求,将胡善祥的灵柩改葬到朱瞻基的景陵之中。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祁镇对他曾经的嫡母胡善祥是有怜悯之心的。而且,至少在朱祁镇的心目中,其母孙氏的心胸并不开阔。
在博史君看来,和明朝中前期的大部分皇后相比,本文的主人公孙氏并不能称得上是“贤后”。她年轻时靠美色和“媚态”上位,她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除了为朱瞻基生下朱祁镇(有争议)外,对明朝几乎没有太明显的政治贡献。
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写下了一句震耳发聩的话:
“王道之大,始于闺门。”
意思是,在封建社会,很多士大夫的家庭教育,往往都是从母亲身上开始的。如果母亲的品格高尚,儿子自然会被潜移默化。这个道理,在帝王身上也成立。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皇后的品格不高,那么,她所生的儿子的综合素质,可能也不会太强。
明英宗之所以“不英”,有他自己的原因。但在他自己的原因之外,也可能有“闺门”上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