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简介

长津湖人物介绍 ,全连只剩他一人,93天47次手术,后来怎样了?

大国知史    2024-08-08 14:15:35

1950年11月27日,惨烈的长津湖战役爆发。

一名17岁的年轻战士所在的连,负责与装备优良的两个营敌军争夺250高地,一场激烈的殊死搏斗拉开序幕。

战斗到最后,全连只剩下了他一个人。而且他身负重伤,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做了大大小小40多次手术,成了“活死人”。

这名战士,就是朱彦夫。一开始,他无法接受变成这样,多次想了结自己的性命。

后来,他怎么样了?

与美军血战

2020年9月14日,淄博市沂源县有关部门公布了“沂源最美教师”名单。

实验小学教师朱向欣,也在名单上。她之所以会从事这份职业,是因为父亲。

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开办了夜校,每天不顾身体不方便,步行一公里免费给张家泉村的村民上课,教大家读书写字,因此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报考师范专业,毕业后当了老师。平日里,她尽其所能教导每一位学生。在她眼里,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

而朱向欣的父亲,就是曾参与血战长津湖的朱彦夫。

1950年11月,志愿军抵达朝鲜战场后,与美军第一次正面交锋便取得了胜利,阻止了美军进一步扩大优势。

己方部署被打乱,自负的麦克阿瑟气得跳脚,同时接到美国政府的命令,继续侵占整个朝鲜。

美方和麦克阿瑟误以为中方不会派很多兵力参战,妄图将志愿军一举消灭。没了“绊脚石”,朝鲜半岛很快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美第10军和第8集团军从东西两线进攻志愿军,同时出动空军轰炸鸭绿江的桥梁,防止我军大部队入朝。

其实,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就有20多万人,他们估错了形势。

10万美韩联军与15万志愿军,在长津湖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役。

根据上级的安排,朱彦夫和连里所有的战士要与敌军争夺250高地。

此时的朝鲜非常寒冷,气温低达30度。他们穿着单薄,可想而知有多冷。

但他和战友们顾不上那么多,埋伏在雪地中“守株待兔”。

战斗打响后,他奋勇杀敌,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要完成任务。

身旁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朱彦夫没有时间悲伤,与大家一起数次击退了敌军。

全连活着的战士越来越少,并且他们身上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战斗异常惨烈,子弹和粮食没了,他们就与敌人进行肉搏战,吃雪充饥。

朱彦夫等人奋战了三天三夜,当他倒下时,其他战友都已壮烈牺牲。他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左眼球被弹片击穿,部分肠子流出。

若不是援兵及时赶到发现了他,并将其立马送往医院。否则在这冰天雪地里,他坚持不了多少时间。

与其腐烂不如燃烧

朱彦夫在长津湖战役中,成了全连唯一活着的人。但他也经历了几十次手术,失去了四肢与左眼。

从一个上战场杀敌的战士到一个什么都要别人帮忙的“活死人”,他难以接受这巨大的变化,多次想自杀。

最终,他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

等朱彦夫苏醒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四肢因为冻伤被截肢,右眼视力仅有0.3。

他的伤势很严重,93天里被送进手术室47次,多次徘徊在生死线上,头部和背部中的弹片没有完全取出。

可他依然顽强地活了下来,就连医生都感到不可思议。

他醒来后一直在说要去战场向敌人“讨要”四肢,要为战友们报仇,被医护人员阻拦。

17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朱彦夫却没有机会再上战场,觉得自己是个“废人”。

他一度想自杀,不给大家添麻烦。后来,政委将其骂醒,他才想着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自己。

不然他对不起党和国家、牺牲的战友,以及多日来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

他们从死神手中把他救回来,不能就这样结束生命。他得替那些战友好好活着,为国家和人民作更多贡献。

1947年,14岁的朱彦夫刚参军三天,便接到上级命令去攻打新泰大汶口附近的火车站。

他还没有接受基本训练,不会拿枪战斗,被19岁的班长紧紧户在身后。

期间,班长用自己的身体替他挡住了子弹,壮烈牺牲。

这件事对他冲击很大,瞬间明白了什么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牺牲在前的人。

从那以后,他也在践行这一理念。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他的情况有所好转,开始学习如何吃饭、如何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不用麻烦别人。

朱彦夫是英雄,根据相关规定,他可以留在医院疗养,有人照顾生活起居。

然而,1956年他主动提出要回乡。

当然,他不是回张家泉村过隐姓埋名的生活,而是以残缺之身,投入家乡建设。

1957年,朱彦夫担任该村村支部书记,拖着17斤重的假肢四处考察,想方设法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村民们的生活。

他带着大家造田、解决用水难题,修建各种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他重视提高村民的文化,拿出钱购买了200多本书,把自家房子腾出来一间,用作村图书室。

村里能识字的人屈指可数,没有多少村民来借书,他意识到要解决认字这一根本问题。

于是,朱彦夫在村里开办了一所夜校,白天工作,晚上走一公里多路给村民们上课。

他行动不便,村里路又不好走,再加上是晚上,可想而知有多困难。

不管条件再艰苦,他都没有叫过苦叫过累,也没有放弃,为村里培养了不少人才,让不少孩子走出了村子。

朱彦夫的精神,无形中影响了女儿朱向荣,所以她后来才会像他一样,尽心尽力为国家培养人才。

另外,见村里有人生活困难,他宁愿自家人日子苦一点,也会拿钱拿东西帮助别人。

他当了20多年的书记,为村里做了很多贡献。

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尊敬他。

八十年代初,朱彦夫因身体不好,不得不退休,但他依然没有闲下来。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失去四肢的朱彦夫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缺而消沉,回到家乡后带领张家泉村的村民,改善了村子的面貌。

退休后,他成为了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写下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

朱彦夫忙碌了几十年,突然闲下来非常不习惯。在迟浩田等人的支持下,他决定用文字将革命精神、战友的英雄事迹传下去。

他没有经验,就先读名著;不认识字,就查字典;没有手写字,就用嘴含着笔写,为此废寝忘食。

写自传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他这情况比其他人更困难。

凭借着共产党员不怕困难的精神,朱彦夫花了数年时间,完成了《男儿无悔》、《极限人生》两本书。

在教育方面,他时常教导儿女要多做对人民有益的好事,永远跟着党走,人要有志气和理想。

他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党和人民给了自己这么高的荣誉,为群众做点儿事情是应该的。

虽然朱彦夫不再担任村干部,但依旧关心着村里的发展。

2010年,他又做了一次大手术,身体越发不好了。孩子们为了更好的照料他,将老人接到县城生活。

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作息与生活习惯,整理好内务。

他对生活没什么要求,因为与其他战友相比,自己能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幸福。如今他吃喝不愁,已经知足,要求家人保持勤俭作风。

他时常会想起战友们,以及那场惨烈的战役,至今还清楚记得那场战役中所经历过的每一个细节。

每当这个时候,他无比思念战友,悲伤之情不断朝其袭来。

哪怕八九十岁了,朱彦夫也在时刻提醒自己以军人的意志活着,自立自强。

2014和2019年,他分别获得“时代楷模”和“人民楷模”、“最美奋斗者”称号。

2022年3月,朱彦夫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广大群众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不仅是因为他有着顽强的意志力,更因为其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对他来说,这些荣誉不重要,一直低调生活。

他没有停下脚步,每天坚持写写画画。

朱彦夫用一生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曾自称“活死人”,却从未放弃过生存的希望。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只有拼搏奋斗,才有光明的未来。

在此向朱彦夫老英雄学习致敬,祝愿他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能多看看自己和战友当年拼死守护的国家!

他的英雄事迹与精神,也将永远被世人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