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物简介

鲁肃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被看作不输诸葛亮的谋士鲁肃最终的结局如何?

静枫听史    2024-01-07 16:09:08

他是孙权部下重要的谋士,在江东时为孙权守住基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策略与指挥被后人看作与诸葛亮不相上下

他对赤壁之战的胜利以及联合刘备抵御曹操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他死后,孙权亲自为他发丧,就连诸葛亮也渡江前来为他吊唁。

那么,鲁肃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能够让孙权与诸葛亮都如此看重他呢?他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仁爱之心,扶弱济贫

鲁肃,字子敬,东汉熹平元年出生,临淮东城人。据《三国志》记载,鲁肃“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鲁肃家境较为富裕,虽不是高门大族,但在东城一地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

东汉末年,在经历了黄巾起义、董卓叛乱的一系列冲击后,朝廷正处于动荡不安的乱局之中。此时,众多地方的豪强都跃跃欲试,有所动作。

但鲁肃却没有“跟风”加入某个阵营,而是选择把自己家族的家产和田地出售,用来帮助穷人,结交能人义士。

鲁肃因此深得人心,又得到了同乡民众的赞赏与支持,还获得了良好的乡野舆论。

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结识周瑜。但当时周瑜正在袁术的阵营,而野心勃勃的袁术想要自己称帝,所以广纳天下贤士。

但袁术为人小气,又不看重军中纪律,常常使得军队涣散,周瑜认为其不能成事,便自请出任居巢县长,远离纷争。

在此期间,周瑜听闻鲁肃的名声,便以借粮食为由来了解他的为人。

没想到周瑜刚表达出借粮之意,鲁肃便毫不犹豫地慷慨赠予了他。经此一事,周瑜确信鲁肃是与众不同的人物,开始主动与他相交,两人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高瞻远瞩,思虑长远

在风云变幻的汉末之际,鲁肃理智且善于思考的能力很快就体现出来。在和周瑜结交的不久,鲁肃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抉择。

据《三国志》记载:“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可见鲁肃在江淮一带名望之大,也深受袁术的赏识。

不过,鲁肃并没有被袁术所迷惑,根据周瑜之前的态度来看,鲁肃已经明白袁术这个人目无法纪,难成大事,便毅然选择弃官离开。由此可看出鲁肃的识人之智。

接着,鲁肃再次面临人生中的又一次抉择。在服丧期间,刘晔向他分析天下的局势,说现在天下的豪杰接连而起,你又非常的有才能,很适合现在的局面。

他认为以鲁肃的才能宜于立足于乱世争雄之中,并劝其转而投奔割据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的豪强郑宝。

同时,江东的形势也发生了改变。孙策遇刺而死,他的弟弟孙权便掌管了江东。

因此鲁肃转而想要去投奔郑宝。不过,这件事情毕竟事关重大,鲁肃还是先和周瑜商量了一下。

周瑜听闻后,还是建议他留下来辅佐孙权。周瑜说,孙权虽然年少,但却是一位贤明的主公。他任用贤士,亲近良臣,他一定会委你重任,给你大展宏图的机会。

同时,他又进一步用汉朝气数已绝的事实,表示了自己希望可以和鲁肃一同加入江东的想法。在周瑜的力劝之下,鲁肃终于决定留下来,表示自己愿意和他一起辅佐孙权。

在此乱世之中,不仅为主公者需要招揽各地豪强志士,作为臣子也需要自己寻找贤明的君主。当然,之后的事情也足以证明鲁肃的决定是明智的。

尽管曾在人生紧要关头犹豫不决,但他并非仅凭侠者的意气用事,而是尝试把自己个人的发展带入更长远的层面加以考量。

之后果然不出周瑜的预料,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后就受到了重任。因为初次掌管江东,孙权急需大量的能人义士来帮他稳固局面。

因此他数次就未来的发展策略,向鲁肃问计。根据天下形势并结合自己长期的思考,鲁肃也向孙权明确地提出了一套帝王之策:

首先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鲁肃认为,豪强割据是当时天下的大势所趋,而鼎足江东,远离北方群雄,则能够规避风险,并且可以观天下变幻的形势。

其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最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取代早已无法恢复之汉室江山,创建新的帝业。

这番战略规划,也被后人称为“江东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比起之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更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构想,鲁肃的“江东对”在时间上还要稍早一些。

而“江东对”也得到孙权的充分认可,成为此后江东政权发展的核心计划,并为数年后东吴建国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可见,鲁肃凭借其非凡的能力与高瞻远瞩的政治谋略,完成了从仗义侠士到成熟政治家与谋略家的改变。

一马当先,联和抗曹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逝世。鲁肃本来想借吊唁刘表的机会打听荆州的具体情况,为占领江东寻求进一步的机会。

谁料想到他刚刚到达夏口,就听别人说曹操已经发兵占取荆州;而当他连夜赶到南郡时,刘琮已经向曹操投降了。

针对这一变局,鲁肃认为,荆州与江东共扼长江之险,因而曹操夺得荆州后,一定会向江东进军,到时候孙权空难自保。所以,鲁肃建议孙权改变策略,寻找同盟军共同对抗曹操,而刘备则是最佳人选。

此后诸葛亮出使江东,向孙权直陈刘孙抗曹之计,正是响应了鲁肃的主张。由此,在鲁肃与诸葛亮的积极奔走之下,孙刘联合抗曹的大战也一触即发。

而此时此刻的曹操不费一丝兵力就拥有了荆州,还拥有了大量进军江东的人力和物力。曹操因此信心满满,特意写信威胁孙权道:“近著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面对曹操的80万大军,江东群臣一时分化为两派截然对立的阵营。

其中,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认为:首先,孙权是曹操奏封的“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曹操作为当朝的丞相,用天子的名义进军江东,如果他们反抗那就是违背了君臣之间的大义;

其次,双方兵力悬殊过大。江东虽有六郡土地,但人口较少,可以调派的兵力只有3万人;其三,曹操接管了荆州水军,东吴便失去了长江天险与水战优势。

鼓吹主降论调的张昭等人亦是江东重臣,其分析也似乎不无道理,孙权听后顿时陷入了犹豫之中。不过,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则提出更为积极的主张。

鲁肃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是江东的臣子向曹操投降,没准还能够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作为江东之主的你如果向曹操投降,不仅无法保住父兄所开创的江山,甚至还会被处死。

这显然点中了孙权敏感的“权力穴位”,并使孙权认清了形势变化以及投降的后果。最终,孙权下定决心与曹操对抗,并任用周瑜、鲁肃等人负责战事,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操展开大战,打败了曹操,扭转了江东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荆州便成了曹操、刘备、孙权的必争之地。

曹操占据荆州北部最大的南阳郡、南郡的襄阳等地;孙权占据长江以南的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等地;刘备占据南郡大部以及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四郡,又在南郡的南岸油江口(后改名公安)立屯。

虽然刘备看似占据了较大的土地面积,但其实际占有的区域地势狭窄且不利于发展。因此,刘备便把进取的重点放在荆州南郡的江陵、襄阳两大军事重镇,并向孙权提出暂借江陵。

对于刘备这一看似非分之求,鲁肃却积极劝说孙权应允,并陈述三点理由:其一,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败北,但其势力依旧雄厚,目前江东集团无法单独与之对抗;

其二,孙权虽得荆州,但在荆州的人望和号召力尚不及刘备,恐难以在短期内实现稳定控制;

其三,如借出荆州,可将曹操带来的部分压力适当转嫁给刘备,以减轻江东的抗曹负担。

应当说这三点的确契合了时局,且有平衡之妙处。最终,孙权采纳鲁肃的建议,以借荆州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孙刘联盟。

不过,刘备在获取益州之后,却不愿履约还地,并以“取凉还荆”的借口搪塞推托,致使得孙、刘双方一度陷入剑拔弩张的危机之中。

此时镇守益阳的鲁肃在孙、刘随时可能兵戎相见的危急情况下,决定与关羽会晤。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但鲁肃仍不畏惧,并当面指责关羽不遵守当初的约定,使其无法辩驳。

最终,孙、刘化干戈为玉帛,孙、刘联盟重新和睦,以平分荆州大部分地方的方式各自做出让步。

尽管经此一事,江东群臣对孙刘联盟之非议度有所上升,但鲁肃不惧危险,且冷静处事,仍旧体现出一位政治家应有的操守和品格。

重情重义,智勇双全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鲁肃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出高超的谋略能力,又彰显了英勇果决的性格,可谓智勇双全。不仅如此,鲁肃还是一个懂得为人处世且重信重义之人。

早在青年时期,鲁肃便注重乡党之谊。他在家乡乐善好施,以其仁义信用招揽当地少年,给予他们帮助,向他们传授武艺,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之后在鲁肃投奔周瑜之时,这些曾受鲁肃帮助的众多乡党青年也都自愿跟随。可见鲁肃为人仗义,在其尚未入仕之时,就广受拥戴。

鲁肃对待朋友,更是以践行信义为准绳。在与周瑜结交之时,二人“定侨、札之分”。在天下纷争,群雄并起之时,具有侠士之风的鲁肃,自然愿与周瑜这样的有识之士共同“安黎民,定社稷”,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与人生目标。

而同时,鲁肃亦以信义精神为主导,与周瑜肝胆相照、坦诚相待。此后,二人的友谊在江东依旧强力延续,并精诚合作,辅佐孙权。

而在周瑜患病弥留之际特地上书孙权:“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这既是周瑜与鲁肃交情之深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朋友能力与品质的由衷认可。

事实证明,周瑜的“临终遗托”并不只是出于朋友私交甚笃之情,而是完全缘于对鲁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负责任地上书的。

据《三国志》记载:“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可见鲁肃的恩威相济使其很快赢得了威望,弥补了周瑜英年早逝带来的江东“主帅真空”,并在之后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统帅。

总之,鲁肃一生不论是对朋友、同僚还是对其效忠的政权都是践行诚心和大义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时年46岁。

孙权亲自为其治丧,诸葛亮也为其致哀。鲁肃去世后,孙权始终不忘他在江东政权创立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将其比作东汉光武帝的开国功臣邓禹,足见评价之高

更值一提的是,据《三国志》记载,数年后孙权终于称帝,在其登坛祭天时,还不忘对群臣谈道:“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再次表达了他对这位旧日功臣的怀念与赞扬。

结语

传统儒家以“君子”作为理想人格与道德的化身,同时将“仁”“义”“礼”“智”作为君子所应遵循的“四德”。傅其林先生在《儒侠文化精神》一文中则提出:“儒侠两种文化结构有着一些共同的文化因子(即‘仁’‘义’‘勇’‘信’),从而使得两种文化精神相契合。”

纵观鲁肃的一生:少年时期曾为游侠豪强,而在成年之后能够顺应世事,进而成长为汉末时代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最后也成为江东的军事统帅。

无论是侠士之风,还是对于儒家孝义、信义的信奉,都在他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可见,鲁肃既具有民间倡导的侠义精神,同时又兼具儒家尊崇的君子品质。

鲁肃不愧是汉末时代一位突出的英雄人物,其“半生游侠,半生游宦”的人生及他的道德、品格与智慧,令人称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