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在盛唐时期开创了格调清新,笔触自然的诗作模式,留下了许多优美隽永的诗篇。他一生好交友,与名流文士交往频繁,张说、张九龄、李白、王维和王昌龄等人都是与孟浩然有着深厚情谊的文人雅士。
孟浩然主要生活在处于国力繁盛的唐玄宗开元年间,他早年隐逸,中年求仕,徘徊在隐与仕之间。在他的仕进之路上,开元十七年(729)无疑是他的高光时刻,这一年他四十岁,来到京师长安应试。虽然求仕失败,但这一年的经历,对孟浩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旅程。
襄阳举人孟浩然
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漫游江南回到家乡襄阳,他决定通过参加第二年的科举考试求得功名,一改年少时文不为仕的观念,母亲和家人看到他做出这样的决定都为他感到高兴。这一年秋天,孟浩然参加县试府试,由于多年苦读的良好基础,使他顺利地成为一名举人,他获得了第二年参加在京城长安举行的进士科考试的资格。
这时,他的好友辛谔终于写成耗时十几年的长卷《叙训》,启程赶往长安,要向朝廷献上他呕心沥血才完成的长卷,希冀朝廷垂青进而踏入仕途。深秋时节,孟浩然在襄阳送别即将北上长安的好友辛谔。
过不了多少时日,孟浩然也要启程前往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他独自居住在山林里的草庐中,继续研读诗书。
入京备考
开元十六年岁末,孟浩然与另外两位举子在襄州刺史独孤册和乡亲们的欢送中离开了襄阳,由襄州长史卢僎护送北上长安。
到了长安之后,孟浩然与同行几人在客栈安顿下来,他立刻前往张说的府上拜访。张说得知孟浩然此行为科举而来,欣喜万分。在张说的眼中,以孟浩然的才华通过科举考试并非难事,甚至开始为孟浩然中进士之后做打算。
长安
孟浩然从张说这里听说王维也从洛阳回到长安,又赶忙去找王维,两人见面相谈甚欢,关系又亲近了一些。
到长安之后,孟浩然把以前的朋友都拜访了一遍,想起他的好友辛谔此时也在长安,又去寻辛谔。找到辛谔之后,孟浩然才知道,原来辛谔的长卷《叙训》已经递给朝廷几个月,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已近年终岁尾,辛谔想回襄阳去。孟浩然送别辛谔时,心情沉重,两人相视凝望,却也无言。
送走辛谔后,距离开元十七年(729)正月进士科考试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孟浩然和一同来的两个举子潜心研读,为进士科考试做好准备。
应试失败
转眼进了正月,考试在即。按照唐代科举考试的惯例,进士科的考试要考三门功课,分别是诗赋、试策和帖经。所有考生先参加诗赋考试,通过的考生才能参加另外两门的考试。
科举考试
诗赋考试放榜时,孟浩然挤在人群里,仔细查看着榜单上的名字,终于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又仔细寻找同来的另外两名举子的名字,却一无所获。上榜的考生可以进行下一轮考试,落榜的考生纷纷启程回乡。
孟浩然跟两位同乡告别之后,独自一人走在长安的街路上,繁华的长安城歌舞升平,他心里想着,如果能通过接下来的考试,二月放榜时他便可以荣归故里,到那时家人会是多么开心。
后面两科考试再次鸣锣开考,孟浩然似乎没有理解出题者的真正意图,成绩欠佳。等到放榜的时候,考生们围绕在榜单周围,孟浩然看到前面有几个考生在榜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兴奋地跳了起来,他挤到近前,在榜单上寻找自己的名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他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他的心顿时沉了下去。一切都结束了,这样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放榜
沉重的打击让他的身体无法承受,孟浩然病倒在客栈中。王维听说他进士不第的消息,来到客栈看望,没想到孟浩然已经是一副病容,王维的到访让孟浩然感到宽慰。不久之后张说也派人看望孟浩然,让孟浩然心里的压力减少了一些。
流连长安
进士科考试结束之后,孟浩然没有立刻赶回家乡,长安还有太多让他无法割舍的东西。二月末,他忽然得知辛谔受到朝廷的认同,给予他一个吏部的小官的职位,辛谔即将赶赴京城上任。
孟浩然为他寒窗苦读的好友感到欣慰,同时他似乎也看到了另外一种获得朝廷认同的方式。他更坚定地继续留在长安,寻找打开仕途之门的钥匙。
在长安的日子里,孟浩然开始四处找寻能帮他实现入仕为官的人,时不时去他们的府第拜访,献上自己的诗赋,孟浩然经常拜访的人中就包括一直很赏识他的张说和贺知章。在这个过程中,孟浩然结识了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的王昌龄,孟浩然长王昌龄一岁,两人经历又十分相似,一见如故,总有说不完的话。
秘书省联句
日子在孟浩然四处游谒中度过,转眼到了八月初,秘书省要举办一次联句的活动。秘书省在古代是专门管理国家藏书的中央机构,文人墨客汇集于此。秘书省的联句活动中,参与者除了秘书省的官员,还有长安的文士名流,孟浩然也被邀请了。远在洪州的张九龄也赶到长安参加这次联句活动。
文人聚会
这天晚上,刚下过一场小雨,凉风习习,空气清新,一轮新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之上。秘书省内,大家三五成群地坐在桌旁饮酒品诗,谈天说地。一个长桌上摆好了白色的长卷,人们围在长卷周围,即兴联句作诗,挥洒笔墨。每当有好句出现,大家就发出一阵叫好声。
已经有很多人在卷上写下诗句,当有人写得并不出彩时,大家也都有些沉默。毛笔在文人手中传递,传到王昌龄手中,他稍微思量了一下,写下两句:
长亭酒未醒,千里风动地。
还没等“地”字写完,大家就被气势豪迈的诗句打动,掌声响成一片。
王昌龄看到身旁的孟浩然,把毛笔递给了他。孟浩然拿起笔来,不做多想,马上在纸上写下两句:
微去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这句诗一出,众人发出一阵赞叹,立刻响起掌声。
王维和张九龄在一旁啧啧称赞,孟浩然把毛笔递给张九龄,张九龄思考了许久,把笔又递给王维,王维同样思考了一会儿,这样好的诗句,他好像难以再继续写下去,于是他把笔放回白纸长卷边上的砚台上。众才子一看王维都搁下毛笔,都不敢去尝试联句了。
孟浩然的“微去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声动京华,从此也成为佳话。时任礼部侍郎的贺知章听说之后也连连称赞孟浩然才华横溢。
文人聚会
放还南山
孟浩然在秘书省联句出了风头之后,本以为这会让自己的仕途出现一些光明。谁曾想张说几次与玄宗提起孟浩然是位有才华的人才后,玄宗并没有表达什么。唐代朝廷选拔人才通过科举是较为正式的,举荐并不是主流的选拔方式,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首肯才能获得任用。
孟浩然感觉到自己求仕的路途越走越发艰难,寒冬已至,盘算下来自己在长安滞留近一年时间,还是一事无成,心里有些幽怨,为什么还得不到皇上的诏见。心中的苦楚再一次把他压倒,寒冷的客栈里,孟浩然蜷缩在病榻之上。
朋友们得知孟浩然患病的消息,赶到客栈看望。时间久了,来看望的朋友越来越少。孟浩然也觉无奈,于是想回家乡去。一股凄凉之感从内心深处升起,比这冬天更让人到彻骨的寒冷。未来一片迷茫,自己年华不再,焦虑的心情快要把他淹没。愁苦难奈的诗人写下了《岁暮归南山》。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好在身体一天天转好,孟浩然告诉王维自己要回家乡的消息,王维理解孟浩然心中所想,没有过多挽留。不过,王维转念一想,既然不能挽留孟兄,不如带孟兄到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王维当时待诏金銮,不仅工作在大内,居所也在大内之中。
虽然随意带人入皇家禁地要承担很大风险,不过在内教坊时常有乐工进出,王维还是决定约孟浩然到自己的居所坐坐。于是两人约好时间,孟浩然来到王维的居所。王维一见孟浩然就把他迎进屋内,孟浩然看到王维的居所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
王维端上两杯热茶,两人坐在桌旁,边饮茶边谈论诗文。聊得正起劲时,忽然听到执事太监传话让王维接驾。王维一听玄宗来了,顿时惊慌失措,玄宗平日里很少来,偏偏今天自己私自邀请孟浩然来到居所时,玄宗也来到这。孟浩然让王维快去接驾,自己在屋里四处打量一下,来不及细想钻到床下。
唐玄宗
王维神情慌张,见玄宗带着贺知章等人立在门外。王维立刻上前跪拜。玄宗走上前来把王维扶起来,原来玄宗刚刚作了一首新诗,就带着贺知章等人来找王维探讨。
王维不知自己是如何把玄宗迎到屋内,玄宗正在众人的簇拥下准备落坐,却见桌子上摆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茶水,王维立刻跪倒在地,如实说出了自己私自邀请孟浩然来居所见面的事情。这时玄宗发现了躲在床下的孟浩然,命令他出来。
孟浩然一介布衣,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见到圣上,一时只能手足无措地跪在地上。玄宗笑着说:“朕听说过你,还没有见过你。”孟浩然继续跪在地上,玄宗又说:“孟卿有没有来诗作来?”孟浩然回答说:“正巧没有带来。”玄宗命令他吟诵近来的诗作,孟浩然想起他前一阵子才写的《岁暮归南山》,于是吟诵起来:“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玄宗一听皱了皱眉头,接着又听到孟浩然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勃然大怒说道:“是你自己不能应举求得功名,朕什么时候嫌弃过你,你为何这样诬蔑朕?”
站在一旁的贺知章忙上前为孟浩然开脱。玄宗盛怒之下,向贺知章摆摆手说:“刚刚他为何不吟诵‘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既然他想放归南山,就随他去了。”说罢起身离开,贺知章等人紧随着离开了王维的居所。屋内留下王维和孟浩然两人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
王维自知自己闯了大祸,带着孟浩然前往张说府上寻求帮助,张说听完王维和孟浩然的描述,他判断玄宗不会再追究。不过,张说建议孟浩然最好马上离开长安。两人一听舒了一口气,孟浩然准备马上启程归家。
孟浩然回到客栈,整理好行李。马车已经停在客栈外等候,来为他送行的人只有王维一个。两人坐在马车上神情凝重,没有说话。马车一路向南驶出了长安城的正南门—明德门,王维才下车与孟浩然道别,临别时写诗祝福好友,宽慰他说一生平安就是最好的,不必再去求仕进。孟浩然回赠了王维一首诗,两人带着凄苦的心情挥手告别。
孟浩然这一次离开长安非常匆忙,他甚至都没有时间去通知好友王昌龄。玄宗果真没有再追问此事,也算是不幸之幸。
拜会禅师湛然
孟浩然原打算这次回乡取道川蜀,没想到竟然是这样像慌乱出逃一样离开长安,他无心再去川蜀,直接奔了家乡襄阳。走到潼关,他忽然想到洛阳香山寺僧湛然。几年前孟浩然曾在香山居住过一段时间,与寺僧湛然朝夕相处,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悟。
这次仓皇离开长安,孟浩然心中的愤懑难以消除。在孟浩然的眼中湛然一心向禅,心无旁骛,才是真的归隐。此时此刻摆在孟浩然心中归隐与入仕的天平完全倒向归隐一端,他赶往洛阳拜会湛然。
香山寺
到了香山寺,孟浩然才得知湛然已升为禅师。湛然看到老朋友几年不见,沉闷了许多,又清瘦了许多,不必多说,也能猜得出孟浩然大致的经历。在香山的一段时间里,孟浩然向湛然倾诉自己近一年来的遭遇,湛然了解孟浩然心中愁苦,为他讲授佛法,指点迷津,时时开导和劝慰他。
孟浩然在香山寺小住了几日,他在寺里过完除夕,孟浩然的开元十七年就这样结束了。新年到来的时候,孟浩然与湛然依依惜别,继续踏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