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百科

侵略中国的沙俄是俄罗斯吗 ,曾经侵占我国多少领土——近代中俄军政关系简史

当时就是这样头条号    2024-08-03 10:15:40

清朝鼎盛时期,我国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之多。而现在我国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中间相差的340多万平方公里去哪里了?

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

为了回答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梳理一下近现代,我国与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与俄国的不平等条约。

一、沙俄的起源及扩张

先来说一下沙俄的起源及扩张。

沙俄的前身是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维京人建立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公国,存续时间是公元882年至1240年。

10-11世纪的基辅罗斯

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灭了基辅罗斯,并建立金帐汗国。在蒙古人统治的诸多斯拉夫公国中,莫斯科公国成为一支崛起的力量。从伊凡一世替蒙古人收税开始,莫斯科公国一步步做大做强,吞并其他的公国,并逐步摆脱蒙古人的统治。

莫斯科公国

1547年,莫斯科公国(1263—1547年)改为俄罗斯沙皇国,外号“恐怖伊凡”的伊凡四世正式加冕,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建立了沙皇专制政体,极力强化军事力量,开始了绵延不断的对外侵略。

伊凡四世

在远征中,沙俄消灭了喀山汗国,推翻了蒙古人的统治。此后便翻过乌拉尔山脉,开始了欧洲国家向亚洲的东方扩张。1636年,沙俄征服西伯利亚全境,抵达鄂霍次克海。从17世纪中叶起,沙俄向南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并在尼布楚河与石勒喀河合流处建立了雅克萨城与尼布楚城等军事据点,频繁与清朝军民发生冲突。

沙俄扩张年线

二、《尼布楚条约》

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时,正是满清入关的时候。清政府战略重心在统一中原,无暇顾及沙俄。等到捉拿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完成以后,康熙才重新把目光投向外东北地区。

1685年,清政府派遣彭春率领清军3,000人围攻雅克萨,于5月25日发动总攻,迫使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投降,并发誓不再返回雅克萨。但沙俄的誓言就算是“随风放个屁”。托尔布津不顾誓言,很快就率领俄军分批重返雅克萨,并全力构筑城堡工事。1686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6月4日清军攻城未果,改攻城为围城,围困雅克萨长达10个月之久。

萨布素将军

两次围攻雅克萨,也迫使沙俄与清政府议和。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正式签定《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国际法精神下签定的条约,权威版本为拉丁文本,另有俄文和满文译本。在满文译本中,签约国为“中央之国”而非“大清”,是历史上首次以“中国”名义签定的条约,也是现代国体意义上的“中国”首次出现在国际法条约文件中。

《尼布楚条约》对中俄东段边界进行约定,从黑龙江的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为界,南部属于中国,北部属于沙俄。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部属于中国,北部属于沙俄。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地区的归属则处于待定事宜。根据该条约,尼布楚被划入沙俄版图。清政府对大约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做出了让步。

《尼布楚条约》边界

《尼布楚条约》是否为不平等条约?沙俄一方始终觉得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我国却一直对此存在争议。认为是不平等条约的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种:

1、《尼布楚条约》放弃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而苏武牧羊的北海疑似就在贝加尔湖一带,符合“自古以来”的主权特征。但这个说法似乎被很多人否定或质疑。

2、活跃在外东北地区的主要是蒙古部落,因为蒙古部落后来内附于清朝,法理上此地应属于清朝。但当时主要游牧的部落是布里亚特蒙古人,与清朝并无宗主关系。

当然,站在现代人角度,土地资源无比珍贵,总是多多益善。但在遥远的19世纪,外兴安岭以北地区是人烟稀少的苦寒之地,无论对游牧还是农耕都没有太大价值。何况,清政府入关后的人口政策是鼓励人们迁入关内生活。就在清政府与沙俄谈判之际,西北的准噶尔汗国领袖噶尔丹,带领蒙古骑兵横扫蒙古高原,直接威胁北京城的安危。所以,在当时清政府面临的最现实威胁来自西边的准格尔汗国,而不是外东北地区。

准格尔汗国

三、《恰克图界约》等4个条约

《尼布楚条约》签定后,中俄东段边界得到确认,但是自额尔古纳河以西的边界尚无明文规定。1725年,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认为清政府在对准噶尔的战争中有求于俄国,便提出划分界限。此后双方围绕西段边界签定《布连斯奇界约》、《恰克图界约》、《阿巴哈依图界约》、《色楞格界约》4个条约,划分边界以俄方绘制的西伯利亚地图为依据,确立外蒙古属于中国,俄方获得了原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清政府放弃了约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恰克图条约》边界

四、《瑷珲条约》

条约是双方国力变化的晴雨表,如果说《尼布楚条约》、《恰克图界约》是在没有武力胁迫下的均等条约,那么接下来的条约都是赤裸裸的不平等条约。

1668年以后,清政府对东北实行长期封禁政策。而俄国自从18世纪以来,就从未放弃对黑龙江流域的渗透。到1850年代,沙俄已实质占领黑龙江部分区域。而此时的清朝可谓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威胁清政府统治,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直逼天津。就在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的第3天,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领沙俄哥萨克部队,声称要“助华防英”,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与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

穆拉维约夫

在谈判期间,穆拉维约夫“带有大船二只,夷人二三百名,枪炮军械俱全,泊于江东”。当天晚上,黑龙江上炮声不断,居民惊慌失措。

沙俄与满清交涉

奕山最终屈服,于1858年5月28日签定《瑷珲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中俄“共管”。(中俄北京条约追加割让了这共管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

《瑷珲条约》割让土地

《瑷珲条约》签定后,沙俄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意思是“报喜城”,以庆祝条约成功签定。沙俄伤口撒盐的功夫堪称一绝。穆拉维约夫因此获得沙皇的嘉奖,晋封为阿穆尔斯基伯爵,也就是黑龙江伯爵。以沙俄的历史 观来看,《尼布楚条约》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的签定不仅一扫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阴霾,也洗刷了《尼布楚条约》的“屈辱”。正因为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穆拉维约夫的纪念像也被印在5000元面值的卢布上面。

5000元卢布上穆拉维约夫的纪念像

2022年,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海兰泡举行《瑷珲条约》签定164周年庆祝活动。市长奥列格·伊马耶夫说“我们对祖先的责任是保护我们祖国的历史”。可是,俄国人是否知道他们祖先的历史曾带给中国人无尽的悲痛呢?

《瑷珲条约》周年纪念活动

五、《中俄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因为是奕山代表地方政府签定,清政府拒绝承认并处分奕山。1860年11月,在英法联军撤离北京后,沙俄以“调停有功”为由,要求清政府与其签定《中俄北京条约》,除了承认《瑷珲条约》,还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共管土地划归沙俄。这些土地就包括远东不冻港海参崴以及库页岛。沙俄在获得海参崴之后,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征服东方”,相当于割了你的肉吃,还在你面前吧唧嘴。伟大导师恩格斯曾评述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恩格斯的评述

此外,图们江最后15公里的北岸划归沙俄,在条约中“图们江口”被解读为“江口”而非“海口”,使得中国就此失去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出海口。

图们江出海口就差10几公里

六、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沙俄这个贪婪无厌的邻居,一直在窥伺着中国的危机,总是“趁你病要你命”。1862年,伊犁危机爆发,沙俄趁虚而入,出兵强占了外西北大片领土,并援引《中俄北京条约》有关中俄西段边界走向的原则规定,迫使清政府签定《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获得外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割让的44万平方公里

七、伊犁条约

1864年,新疆多族势力在陕甘回乱的影响下,纷纷发动反清起事,浩罕汗国领导人阿古柏趁势进入新疆,宣布建立“哲德沙尔汗国”。1871年5月,沙俄以保护商队、侨民,追捕逃犯为由,出兵新疆,于7月4日侵占伊犁。1873年,左宗棠奉命扫除西北内乱,已平定陕西甘肃的内乱,准备向新疆进军。1874年,日本出兵台湾的牡丹社事件,引发清政府上下对海防与塞防的争辩。最终塞防优先派的左宗棠战胜主张海防优先的李鸿章,并获得慈禧太后的认同。清政府拨付军费200万两白银,并责成各地方提供300万两白银。左宗棠再通过胡雪岩的关系,游说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省的巡抚,将各处海关的关税作为贷款的抵押,向汇丰银行借款1800万两白银。

左宗棠借款

1875年6月,左宗棠以63岁的高龄,抬棺西征。至1877年,左宗棠已消灭阿古柏,并收复新疆大部分地区。此后,便是通过外交手段收复被沙俄盘踞的伊犁。

左宗棠抬棺西征

1879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擅自签定《里瓦几亚条约》,该条约割地过多,还需要赔付沙俄兵费五百万卢布,朝野纷纷反对,清政府不予承认。1880年,清政府改派曾纪泽赴俄修订条约,1881年2月,曾纪泽与俄方代表签定《中俄伊犁条约》。按照条约,沙俄归还伊犁,但仍割让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上述土地面积大约7万平方公里。左宗棠对这一条约表示满意,说“中俄和议,伊犁全还,界务无损。”

《伊犁条约》7万平方公里

八、侵占帕米尔高原

1892年,沙俄两次侵入帕米尔地区,强行侵占了萨雷阔勒岭以西郎库里、阿克塔什平川和阿尔楚尔等中国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九、中俄密约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收复新疆,并在中法战争中取得胜利,让人看到一丝曙光,如今看来只是帝国陨落前的回光返照。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惨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让台澎地区及辽东半岛。在德法俄三国干预下,日本同意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半岛。

从这个时候开始,沙俄与日本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角逐。沙俄以共同防日为名,与李鸿章在1896年签署了《中俄密约》,条约除规定共同抗日的政策,还允许沙俄把西伯利亚铁路伸展至中国东北地区,通过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铁路至海参崴。这段铁路便是东清铁路,从俄国的赤塔,经过中国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到达海参崴。与此同时,沙俄拥有沿铁路两侧数十公里宽地带的行政管理权甚至司法管理权。因此,东北的心脏地带出现一个远比普通租界规模大得多的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

西伯利亚铁路

十、旅大租地条约

1898年,清政府与沙俄签定《旅大租地条约》,条约规定把旅顺和大连湾沿海租给俄国25年作为军港使用。就在当年,双方再次签定《旅大租地续约》,规定俄国可修筑一条从哈尔滨至旅顺口的东清铁路支线,就是今日的京哈铁路沈哈段和沈大铁路。

十一、辛丑条约

1890年后,义和团在中国兴起,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与包含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定《辛丑条约》,条约要求清政府分期赔付四亿五千万两白银。沙俄取得约一亿三千万两白银,占总赔付金额的29%,是获得最多赔款的国家。

此外,沙俄以保护领事及在华资产为由,在八国联军之外,另以10几万大军占领中国东北全境。在此期间,沙俄以义和团破坏东清铁路为由,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等地对中国人进行大规模屠杀,史称“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也被合称为“庚子俄难”。

海兰泡大屠杀

沙俄在东北的大屠杀惨案

十二、交收东三省条约

《辛丑条约》签定后,沙俄不肯从东北撤兵。英美日出面干涉,要求沙俄从东北撤兵。在国际压力下,沙俄政府被迫于1902年,与清政府签定《交收东三省条约》。

十三、日俄战争

根据《交收东三省条约》,沙俄应在十八个月内,分三期全部撤离。但在第二期撤兵时,沙俄公然违约,重新占领沈阳,并提出《七项撤军新条件》,其中包括“列强势力不得进入满洲”、“俄国参与北满行政管理”等变相侵占东北的条款。该条约被清政府官员透露给日本,日本便进行交涉,并引发在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

从马关条约开始,日本就开始与沙俄竞逐在东北的利益。日俄战争取胜后,日本根据《朴茨茅斯和约》继承了沙俄在东北的权利,包括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以及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附属财产和煤矿,并开始驻军东北。该条约也为日本在日后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埋下祸根。1945年,雅尔塔会议中,苏联又重新获得了旅顺的租借权以及大连商港的优先权。这些在东北的特权利益一直到1955年才宣告结束。

十四、满洲里界约

时间来到1911年,清政府在辛亥革命冲击下逐步走向瓦解。就在清政府尚有一丝气息之际,沙俄趁火打劫的毛病又犯了。1911年12月20日,清政府官员在未得到批准情况下与沙俄签定《满洲里界约》,使得中国丧失领土1400多平方公里。虽然该条约对领土影响较小,但也能反映沙俄的险恶嘴脸以及卑鄙伎俩。在此后的历史,中华民国于1920年公开宣布此约无效。

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颁布《清室退位诏书》,清朝统治正式结束。《满洲里界约》也成了清政府最后一个损害领土主权的边界条约。

十五、外蒙古独立

中华民国成立后,沙俄的主要心思在外蒙古地区。1912年,沙俄与外蒙古签署协定,计划将外蒙古变为沙俄的保护国。民国政府为换取沙俄的援助和承认,在1915年与沙俄及外蒙古签定中俄蒙协约,协约把外蒙古承认中国宗主权作为条件,换取外蒙古的自治权,并保留沙俄对“外蒙古”的各种特权。民国政府的让步付出巨大代价,这也导致后来外蒙古进一步走向独立。

1945年上半年,美苏英三方举行雅尔塔会议。为使苏联参与对日本的战争,提前结束太平洋战争,美国承诺恢复苏联在东北的利益,包括旅顺、大连的租地及东清铁路,并承认外蒙古独立。

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之际,民国政府与苏联签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其中规定,苏军三个月内从东北撤离,并同意外蒙古公投独立。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97%的公民赞成独立。自此,外蒙古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脱离中国。

外蒙古投票

十六、唐努乌梁海

唐努乌梁海大致位于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一带。清代末年,大批俄罗斯移民进入唐努乌梁海。1911年,沙俄实际控制该地区。1919年,民国政府一度将其收复。1921年,布尔什维克党在唐努乌梁海成立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被苏联并入,改称图瓦自治州,面积大概为17万平方公里。

唐努乌梁海地区

由于俄国对该地区的占领未签定任何条约,在法理上存在较大瑕疵,我国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承认苏联对此地的主权。

十七、中东铁路

日俄战争以后,东清铁路一分为二,长春以南的路段,一般称为南满铁路,由日本人控制。长春以北的路段则继续被沙俄控制。1912年,民国政府将“清东铁路”改称“中国东方铁路”,简称“中东铁路”。此后中东铁路由中俄双方共管。张学良曾尝试以以武力收回,引发冲突。苏俄政府后来通过与蒋介石签定《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重新确认在东北的特殊利益。上述问题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才全部解决。

十八、最后的总结

俄罗斯就像其国徽上的双头鹰一样,同时向东西方进行扩张,以几乎每天增加400公里的速度膨胀,逐步成为跨越欧亚大陆、疆域面积最大的帝国。在沙俄的东方扩张过程中,与其边界线长达几千公里的满清帝国深受其害。不考虑《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对35万平方公里的让步。与沙俄历次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国失去了约15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而由沙俄主导的外蒙古独立及唐努乌梁海的丢失,又让中国减少了约1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主要割让土地示意图

相关推荐